昨天,记者从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将建成27万套保障房,改进住房公积金服务,研究探索设立以公积金管理中心为载体的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 保障房 今年计划开工46万套 2013年,我省共开工各类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41.68万套,基本建成31.35万套,超额完成省政府年初下达的任务。今年,我省保障房建设仍将开足“马力”。 解读:省住建厅厅长李明说,今年我省计划新开工保障房46万套,基本建成27万套。而目前,全省保障房还有70.5万套在建,我省将加快施工,并提高分配率和入住率。今年将组织保障房分配和入住情况专项清查,在年度考核中,将加大分配和入住考核权重。 此外,我省将在吸引民间资本建设保障房方面“出招”。住建部要求各省市在今年3月底前,制定完善吸引企业和民间资本等参与保障房建设运营及棚户区改造的具体措施,我省各地应在今年3月中旬完成这项工作。 乡镇教师可住公租房 今年我省将总结金寨、利辛做法,探索建立乡镇教师等特定群体的住房保障制度。 解读:公租房主要解决城市“夹心层”人群的住房困难。去年初,我省选择金寨、利辛进行试点,在部分乡镇安排建设公租房,让支教、支医、支农、驻乡干部等人员也能住上公租房。 记者了解到,金寨县选择斑竹园镇、青山镇、燕子河镇、南溪镇(含南溪中学)和桃岭乡五个乡镇开展试点,建设公共租赁住房610套,目前已全部开工,计划2014年建成分配。利辛县选择胡集镇、王人镇两个乡镇开展试点,建设公共租赁住房407套,已于2013年9月正式开工,计划2014年底建成分配。目前,两县正在制定乡镇公租房分配和后期管理方案。我省将总结两县做法,完善制度,防止政策走样。 棚户区改造“不差地” 按照规划,我省5年内要完成150万户左右棚户区改造,今年和未来几年,棚户区改造将是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点。 解读:省住建厅人士介绍,今年,省政府加大了省级财政投入力度,正在组建省级棚户区改造融资平台。与此同时,省里继续对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按照年度计划改造面积的1/4另加15%的配套设施用地规模,提前安排下达建设用地指标,棚户区改造将“不差地”。 公积金探索建立“住房银行” 今年将重点推进非公有制单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争取以省政府名义出台扩面政策。研究探索设立以公积金管理中心为载体的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 解读:中央正在探索加强房价调控之外的新方式,已开始部署设立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前期准备,这一机构将为购买基本住房及改善居住条件的居民提供低成本贷款。我省也将进行研究探索,有的市已经表达了兴趣。 取公积金将在网上办 我省将改进住房公积金服务,加强县级管理机构建设,探索建立网上业务大厅,完善“12329”服务热线功能。 解读:“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查询、支取、还贷等相关公积金业务,避免往返奔波之苦,享受网络化带来的便捷。这就是公积金网上营业厅的意义。目前,合肥正在酝酿建立网上营业厅。据了解,合肥住房公积金业务数据大集中拓展项目已经招标。以网上营业厅项目为例,提取审核模块、贷款预约模块、楼盘展示模块等将使得个人公积金业务办理从柜面移植到网上,公积金业务办理更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