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饿不给交社保,事业单位交不交失业保险金
1. 事业单位交不交失业保险金
规定与企业一样:事业单位按全员人数(不分是否是合同工),以去年个人月均收入为基数*3% 缴纳失业险,其中个人自负1%;合同工终止合同后,也同企业一样凭失业证,领取失业补助; 但非合同工(即长期工待岗的因不能领到失业证)的,失业无凭,没法领取失业补助(规定空缺)
2. 事业单位交失业保险金吗
事业单位五险一金的缴纳,一般是养老保险单位给缴20%个人交8%医疗保险单位给交8%,个人交2%,工伤保险单位交0.2%个人不交,生育保险单位交0.8%个人不交,失业保险单位交1%,个人交1%。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交的12%。事业单位相对来说都是按最高标准来交的。
3. 事业单位不交失业保险金违法吗?
需要
参公的事业单位需要缴纳失业保险金。如果你在事业单位工作,那么事业单位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是企业应尽的义务,而且事业保险也是属于五险一金里面的是企业必须要缴纳的一个险种,所以你只要在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只要参加了工作,那么单位是必须要按照五险一金的标准来给你缴纳保险的。事业单位缴纳的也是五险一金,包括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而个人和企业也是按照比例来进行缴纳的,个人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这两项保险是由企业来负担的,个人是不需要负担的。
4. 事业单位不给交失业保险
是对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失去工资收入的一种临时补偿。
所有事业单位不分隶属关系不分经费来源,不分职工身份,均要依法参加失业保险,并将单位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列入本单位支出预算,不得以任何理由拒交失业保险费。
单位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总额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费。
5. 事业单位不交失业险吗
事业单位合同工社保缴纳的方式是每个地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事业单位的合同工在签订聘用合同时会规定每个月的具体收入是多少,然后根据基本收入乘以一个比例来缴纳社保。
1、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一般来说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
2,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医疗保险:单位8%,个人2%;
3、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是由企业承担的,在1%左右,个人不需要缴纳。单位所缴比例,各地区、不同的行业的企业略有差别,以当地规定为准。
4、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
5、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生育保险是由企业承担的,在1%左右,个人不需要缴纳。单位所缴比例,各地区、不同的行业的企业略有差别,以当地规定为准。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的编制分类
第一类是正式事业编制,由当地人事局和人事主管部门下派名额负责招聘并管理的人员。
第二类是人事代理编制,由当地人事主管部门下派名额招聘的人员,单被招聘人员只占用名额,此名额不与个人档案绑定,离开工作单位以后,编制身份自动取消。
第三类就是合同编制,有本单位招聘的劳务人员。临时工是另外一回事。
参考资料来源:
6. 事业单位交不交失业保险金怎么查
企业未按规定交失业保险,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保进行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或者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后,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办理失业保险金领取手续。
7. 事业单位交不交失业保险金呢
外聘工也即临聘人员,单位给临聘人员只交五险而不交一金是可以的,不属于违法行为。
就目前来说,我国《劳动法》《社会保险法》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购买五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但没有强制规定必须购买住房公积金。
当然,作为事业单位的正式编制人员,通常都是购买了五险一金的。在这一点上,临聘人员可能和编制人员有区别,也是正常现象。
8. 事业单位不用交失业保险吗
可以的。
办理失业证:
确定身份。失业人员要取得原工作单位发给的能证明其失业的证明材料。对因履行劳动合同或辞退、除名、开除等发生争议的,应取得劳动争议仲裁决定书或法院的判决书等。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颁发的《失业保险条例》第16条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告知其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7日内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失业登记。《失业保险条例》第16条还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失业后,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办理失业登记的手续一般要求是:
区(县)劳动局失业保险机构接到失业人员档案后,依据其档案记载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核定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及标准;
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60天以内,必须到本人户口所在县市区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失业登记。
办理失业登记时应携带下列材料:
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身份证复印件一张;
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三张;
本人失业前所在单位出具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省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失业职工从办理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后的次月起,就可按月持本人《失业证》、《居民身份证》,到本人户口所在城镇劳动部门领取失业保险金。
9. 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可以不交吗
事业单位人员也有失业证。事业单位需要缴纳失业保险金。事业单位同企业一样,也需要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有时候,事业单位会因为改制需要裁撤一批职工,对于他们而言,不仅可以领取经济补偿金,还可以申请到一笔失业金。不过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暂时还没有交。
10. 机关事业单位交不交失业保险
因为事业单位员工属于国家公务员。
第一,公务员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其使用对象并不包含公务员。
第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又说在单位支付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77条规定,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公务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家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