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积金公积金知识公积金计算器

医保社保都有报销目录,社保医药报销目录

2025-01-07 15:07:19

1. 社保医药报销目录

商业保险报销的项目目录和医保报销目录不一定是一样的。这个要看商业保险合同中保险条款的约定。如果商业保险合同条款约定的是不限医保报销目录的药品及耗材等,那么,就报销的范围比医保报销范围宽广的多。

如果商业保险合同条款约定,只报销社保范围内的,那么就只是医保目录内的部分(医保报销完以后的剩余比例部分)。

2. 医保目录内药品报销

国家对医保方面有个目录,注明了哪些药品和检查医疗项目属于医保范围的。很多的营养类药品、美容治疗,一些非必要药品都不属于医保范围。在药品和检查项目都标有分类的。医保外费用就是指的这些东西,项目很多,无法知道具体指的是哪些,只能按照你具体的清单来一一确认。

3. 社保医药报销目录表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里包含了一些适用于基本医疗需求、供应充足的常见药品。目录里的药品共分为中成药、西药和中药饮片三种,按类别来分,可以分为甲类和乙类。

   1、医保可以报销的西药有1133种,其中西药中的甲类药有315种,乙类药有818种;

    2、医保可以报销的中成药有927种,中成药种的甲类药有135种,乙类药有792种;

    3、还包含中药饮片127种及1个类别。甲类药品100%按照报销比例报销。乙类要自付一部分,报销一部分,具体的报销比例根据各地政策和具体药品而有所不同。

     甲类的otc标识为红色标记,乙类的otc标识为绿色标识,甲类乙类药品都是医保范围内的。甲类药品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物中价格低的药物,使用这类药物所发生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按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规定支付费用。

     乙类药品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部分支付费用的药物,使用这类药品产生的费用先由职工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费用。

4. 医保报销医药目录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没有被列入医保品种目录的药品是不能刷医保卡购买的。实际上,很多地区的医保定点药店,在刷医保卡时是没有限制的。如果你一定要知道医保品种目录内的药品,可以直接在当地医保定点药店咨询,也可以登录当地医保官方网站查询。

5. 社保报销用药目录

甲类药物是指全国基本统一的、能保证临床治疗基本需要的药物。这类药物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的给付标准支付费用。

乙类药物目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这类药物先由职工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给付标准支付费用。

以下药品不在基本医保报销范围:

(1)主要起营养滋补作用的药品。

(2)部分可以入药的动物及动物脏器,干(水)果类。

(3)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泡制的各类酒制剂。

(4)各类药品中的果味制剂、口服泡腾剂。

(5)血液制品、蛋白类制品(特殊适应症与急救、抢救除外)。

(6)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其他药品。

6. 社保医药报销目录怎么查

社保报销,也叫 “医保报销”,指的是国家社会保险对药品、诊疗项目、服务设施等的费用报销,根据报销范围和比例,医保可以分成三大目录:

1、甲类:100%报销。

2、乙类:部分报销,如报销80-90%,剩余10%-20%需要自付。

3、丙类:完全自付。

7. 医保报销目录基本药物目录

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应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生产能够保证供应的药品,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店》(现行版)收载的药品。

2、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标准的药品。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正式进口的药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分甲类目录药品和乙类目录药品。在报销时乙类目录药品个人要先支付10%以后,再同甲类目录药品报销。甲类目录药品是:临床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乙类目录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比甲类目录中的同类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

8. 社保医药报销目录查询

目前参保人可以从三个途径查询本人的医保就医明细。

① 通过市、区医保中心服务窗口进行查询;

② 通过医保咨询电话12393进行查询;

③ 通过“随申办”APP进行查询。

参保人如何在市、区

医保中心服务窗口进行查询

参保人凭本人的社会保障卡(或医疗保险卡)或身份证到医保中心服务窗口提出查询本人的就医明细,医保窗口工作人员在验证查询人为持证人本人后,通过查询系统,在输入参保人社保卡号(医保卡号或身份证号,三选一)后,选择查询的时间段(一般为查询日前12个月内)后,可查询出在选择时间段内的所有医保就医、购药的明细;

9. 社保药物报销目录

全麻手术费是可以报销的,但是不是全部报销,有一定的自费比例,报销比例跟医保的类别有关系,新农合、居民医保、职工医保、省级职工医保、商业保险报销的比例是不一样的,另外医院的级别也是关系到报销比例,具体要看你做的是什么手术,还有医保类型不同,报销的比例也不一样。对于某些药物和消耗品,全麻可能无法报销,但其他药物可以报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方法,全麻的费用差别很大。

目前临床使用的大多数麻醉剂是短效或超短效药物

10. 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药品目录

1、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报销

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给付范围内的药品,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种。甲类药物是指全国基本统一的、能保证临床治疗基本需要的药物。这类药物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的给付标准支付费用。

乙类药物目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这类药物先由职工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给付标准支付费用。

以下药品不在基本医保报销范围:

(1)主要起营养滋补作用的药品;

(2)部分可以入药的动物及动物脏器,干(水)果类;

(3)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泡制的各类酒制剂;

(4)各类药品中的果味制剂、口服泡腾剂;

(5)血液制品、蛋白类制品(特殊适应症与急救、抢救除外);

(6)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其他药品。

2、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报销

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

(1)临床诊疗必须、安全有效、费用适宜;

(2)由物价部门制定了收费标准;

(3)由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的定点医疗服务范围内。

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范围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确定。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部分费用诊疗项目目录以内的,先由参保人员按规定比例自付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属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费用诊疗项目目录以内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3、基本医疗服务设施报销

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费用的报销涵盖由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参保人员在接受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所必须的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住院床位费或门(急)诊留观床位费。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生活服务项目和服务设施费用,主要包括:

(1)就(转)诊交通费、急救车费;

(2)空调费、电视费、电话费、婴儿保温箱费、食品保温箱费;

(3)陪护费、护工费、洗理费、门诊煎药费;

(4)膳食费;

(5)文娱活动费以及其他特需生活服务费用。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11. 医保目录 报销

具体来看今年医保目录的调整情况:

117种药品被纳入谈判范围,最终94种药品(目录外67种,目录内27种)谈判成功,总体成功率80.34%。目录外67种药品平均降价61.71%。

此前3年,医保局主导的医保目录药品准入谈判,降幅分别为56.7%、60.7%和53.8%。

其中备受关注的天价罕见病诺西那生钠注射液、阿尔茨海默症用药甘露特纳胶囊、红斑狼疮国产新药注射用泰它西普、乌司奴单抗注射液、依奇珠单抗注射液等通过谈判新增进入2021年医保目录;此次新增进入的还有3个中成药,分别是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关黄母颗粒。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之所以堪称“天价”进口药,是因为据《中国罕见病医疗保障城市报告2020》,诺西那生钠用于儿童治疗的费用以年209万元,居于6种儿童年治疗费用超过百万的、未纳入医保且无仿制药可用的罕见病药品的首位。

赛柏蓝梳理发现,67个谈判新增药品覆盖艾滋病、丙肝、慢性鼻炎、抗感染、造影剂、麻醉、糖尿病、乙肝、罕见病(血友病、遗传性血管性水肿、髓性肌萎缩症等)、肿瘤、高血压、抗焦虑、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心律失常、妇科用药、眼科用药、银屑病、肺病等疾病领域。

其中,罕见病用药新增进入医保的品种有7个:血友病用药人凝血因子IX、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用药醋酸艾替班特注射液、髓性肌萎缩症用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多发性硬化症用药胺吡啶缓释片、法布雷病用药阿加糖酶α注射用浓溶液、用于降血脂的依洛尤单抗注射液、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用药氯苯唑酸软胶囊。

此前国家医保局9月份答复全国政协委员提案时曾表示,已有40多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国家医保基金在保基本的同时,对于少数人群的用药诉求关注度有增无减。

经过评审,7种目录外非独家药品直接调入,11种临床价值不高,可替代性强及近几年在国家招采平台采购量较小的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

调整后的2021版国家医保目录内药品总数为2860种,其中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目录内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

回看2020版医保目录,药品总数共2800种,其中西药1426种,中成药1374种,目录内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

对比之下可以看到,今年医保目录内西药进一步增加,中成药和中药饮片数量保持不变。

02

国家医保保基本是重中之重

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分为5个阶段:准备阶段(2021年 5-6 月)、申报阶段(2021年 7-8 月)、专家评审阶段(2021年 9-10月)、谈判阶段(2021年10-11月)、公布结果阶段(2021年12月)。

回看本轮医保目录调整工作,6月30日《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正式挂网,标志着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正式启动,不过半年的时间,医保目录的又一轮常态化调整完成。

本轮医保目录调整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坚持“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将基金可承受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弥补药品保障短板,重“雪中送炭”大于“锦上添花”,满足广大参保人基本用药需求

二是支持新冠疫情防控。紧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用药需求,高度重视新冠肺炎治疗药品的保障工作,及时将相关治疗用药纳入支付范围,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

三是助力药品保障“升级换代”。通过引导药品适度竟争、调出药品或目录内药品再降价,腾出来的基金空间用于购买性价比更高的药品,实现同治疗领域内药品的替代升级。同时将一批罕见病用药纳入目录,极大缓解了患者经济负担。

四是取消部分药品的支付限定,扩大受益人群。本次调整新纳入的药品,绝大多数品种支付范围一律与说明书保持一致。同时,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也取消了目录内原有部分药品的支付限定,大幅提升药品可及性和用药公平性。

五是惠及的治疗领域广泛。新纳入药品精准补齐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妇女儿童等用药需求,共涉及21个临床组别,患者受益面广泛。

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4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507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将一批“神药”、“僵尸药”调出目录,引领药品使用端发生深刻变化。

2018年,国家医保局正式成立,此前三年连续调整,共计233个药品通过谈判成功纳入医保目录。另有数据显示,3年调整共433个新药、好药进入医保;183个疗效不确切、临床易滥用的药品被调出目录。

随着2022年实现全国基本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建立健全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做好国谈药品落地等工作仍是后续的重点。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文章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本站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公积金知识网 Copyright © 2011-2025 www.cdwz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