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的社保,怀孕期间社保转到外地有影响么
1. 怀孕期间社保转到外地有影响么
生育保险是不能转移的。同时不能转移的保险还包括失业保险及工伤保险。但是养老保险可以跨省转移,医疗保险可以转划,住房公积金可以一次性转移账户全部余额。(一)根据《武汉市职工生育保险办法》规定,职工确诊怀孕的,且用人单位连续为其缴费满6个月以上,应至少在生产前向单位所在辖区社保经办机构申报生育就医登记备案,并在武汉市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即可享受生育分娩医疗费定额报销。
(二)女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条件:
一是要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
二是女职工在分娩时,用人单位已为其参加生育保险且连续不间断正常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6-12个月(各地时间不一样),所以按照你的情况肯定是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生育保险由单位缴纳,个人是不缴生育保险费的,生育保险也不能办理补缴,你生育小孩的医疗费用只能个人全部自行承担了。
2. 怀孕以后社保转到其他地方可以报吗
产假期间医保转移生育津贴领取方式,产妇出院时收到医院的出院证明,服用清单及费用发票,还有前期入院自己手术的一切医院开具所有手续,到社保手续所在的社保局办理生育补贴,到社保局还需填写生育津贴申请书,把所有纸质手续提交社保局,社保会算出生育补贴的金额,等待社保局批准通过以后,生育补贴会直接打到公司账户,最后由公司发放给个人。
3. 怀孕期间转社保有没有问题
不影响。
生育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在职工产后或手术后 18 个月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申办时应填报《职工生育待遇申领表》,并提供以下资料: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核发的生育证明; 生育医疗证明、门诊病历、出院小结、计划生育手术记录等原始材料; 婴儿出生证;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将生育保险费用拨付给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并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发给职工;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职工办理生育保险参保手续的,职工发生的生育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报销需要带的材料有: 医疗费用申报单; 本人身份证或社会医疗保障卡; 本人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 本人的病历本; 生产收费原件; 费用明细单; 出院小结。
4. 怀孕了,异地转社保还可以用么
个人缴纳社保,只能交养老和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个人无法参保,只能通过单位参保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用人单位为职工累计缴费满1年以上,并且继续为其缴费;
2、符合国家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定。如果想以后享受生育补助,建议要生孩子之前最好计划一下,提前一年开始找个单位交生育保险,不仅可以报销,而且国家规定女孩子报销生育保险的时候还要补贴给4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老婆没工作或者工作单位没交保险,而她生孩子的时候老公交生育保险也已经超过了一年,那么也可以报销生育保险,但是只能报销一半,4个月的工资也享受不到了,这是只有女生报销的时候才可以享受的。扩展资料:
一、享受条件1、本市户籍(含农村户籍)的生育妇女,无论在职或失业,参加过本市城镇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建立个人帐户的;
2、非本市户籍的从业妇女,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在单位工作、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五险)期间生育的。
3、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规定,且用人单位连续为其缴费满6个月以上。缴费以正常参保缴费时间为准,正常参保缴费前的补缴时间不能计算在内。二、津贴:
1、(当月本单位人均缴费工资/30天*假期天数)
(1) 2012年的新劳动法规定正常产假98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较之前90天产假增加了8天;
(2) 晚育假增加30天(新劳动法中未曾出现晚育假,地方出台的生育办法可能会增加此假期);
(3) 难产假。剖腹产、Ⅲ度会阴破裂增加产假15天;吸引产、钳产、臀位产增加15天;
(4) 多胞胎生育假,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
(5) 流产假:怀孕不满2个月15天;怀孕不满4个月30天;满4个月以上(含4个月)至7个月以下42天;7个月以上遇死胎、死产和早产不成活75天;
2、生育医疗费(1)在医保中心确认生育就医身份就医的医疗费用,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医院定额结算(超过1万元以上的部分按核定数结算)。
(2)怀孕16周前的突然流产,非定点医院的急诊、产假期间产科并发症按核定的数额报销。
(3)异地分娩的医疗费用,低于定额标准的按实际报销;高于定额标准,按定额标准报销。3、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1)正常产、满7个月以上流产: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5%;
(2)难产、多胞胎: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50%。
4、一次性补贴在一二级医院分娩的,每人一次性增加300元补贴。备注:生育津贴要在生小孩后,三个月内办理.
5. 孕期转社保有什么影响
您好!一般不会,因为生育保险报销是按被保险人单位上一年全体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生育津贴的,与参保人员今年缴费基数没有任何关系,当然,不同地区在这一块的规定可能稍有差异,建议还是拨打当地社保局进一步咨询,以获得精准的答复。
6. 怀孕期间社保转到外地有影响么吗
影响的。这要看你所转移到地区是否属于高比例地区,社保的转移,有转移到社保高比例的地区,这样所报销的比例会很大,生育津贴的补助也就越多。
7. 孕期社保可以转移吗
夫妻投靠入户的办理
符合夫妻投靠来市入户条件的本市居民的配偶,户口在外地且无正式工作的,可申请来市随夫(或妻)入户。
凡申请夫妻投靠必须向配偶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入户申请,填写《入户申请表》,连同有关证明材料交派出所审核手续(属证件的,可以派出所验核后,提供复印件)。
所需证明材料
1.入户申请理由的书面报告;
2.夫妻双方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
3.市入户一方原籍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以及劳动部门出具的待业证(指非农业人口);
办理程序
被批准来市随配偶入户的,由派出所通知申请入户人到派出所领取《准迁证》后回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出手续,领取《户口迁移证》,然后再凭《准迁证》第三联、《户口迁移证》、身份证及本市配偶户口簿到派出所办理入户手续。
【办理准生证】的条件及程序:
符合法律规定,又有意愿近期内生育一孩的育龄夫妇,由街道计生办发给《符合法律法规生育通知单》,《通知单》有效期为2年。育龄妇女怀孕三个月内,持该《通知单》到街道计生办进行孕期登记和安排孕期培训——所谓优质服务实际上就是各妇婴用品厂商赞助的产品推介会。
需要提交的文件:
男女双方婚育证明(双方所在单位或社区开具),由夫妻双方单位人事干部(兼管计划生育)签字、盖单位公章;
夫妻双方户口簿;
结婚证原件;
免冠一寸照片各一张。
一、准备“申请”,夫妻双方各自的“婚姻状况证明”。
二、拿女方的“婚姻状况证明”在户口所在地加盖计划生育章,(需要三级证明,(1)需盖村或居委会章(2)需盖镇或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章(3)需盖县或区计生委章)
1、女方户口本
2、结婚证
三、拿“申请”及男方的“婚姻状况证明”去男方档案所在地盖章。
1、女方婚育状况证明
2、男方存档证明
3、结婚证
四、去男方所在的计生办领取准生证(需盖三个章)。
1、女方三级婚育状况证明
2、男方婚育状况证明
3、申请
4、男女双方户口本原件、复印件(户主页,及本人所在页)
5、结婚证原件、复印件
6、准生证
五、男方拿领取的准生证去档案所在地盖章。
1、女方三级婚育状况证明
2、存档证明
3、结婚证原件
六、女方拿领取的准生证去户口所在地街道盖章。
1、男女双方户口本
2、男方婚育状况证明
3、结婚证原件
七、去男方所在的计生办盖章。
1、女方三级婚育状况证明
2、男方婚育状况证明
3、申请
4、男女双方户口本原件、复印件(户主页,及本人所在页)
5、结婚证原件、复印件
6、准生证
8. 怀孕后社保转移异地还能报销吗
如果怀孕期间,换公司交社保,生育险应该是可以正常报销的。
1、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职业妇女因生育子女而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2、主要包括两项:
一是生育津贴;
二是生育医疗待遇。
生育险待遇不受户籍限制,参加生育保险的人员,如果在异地生育,其相关待遇按照参保地政策标准执行。
3、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4、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9. 社保转到外地有影响吗
北京社保转外地对自身没有什么影响。如果是外地户籍,在北京交社保不满十年,退休手续不能在北京办理,需要把原在北京交的社保转到交社保年限够十年的省或转回原籍。但是如果在北京交社保满十年的,还是把外地交的社保转到北京办理退休更合适。
10. 怀孕期间社保可以转别的公司交有影响吗?
如果怀孕期间,换公司交社保,生育险应该是可以正常报销的。
1、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职业妇女因生育子女而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2、主要包括两项:
一是生育津贴;
二是生育医疗待遇。
生育险待遇不受户籍限制,参加生育保险的人员,如果在异地生育,其相关待遇按照参保地政策标准执行。
3、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4、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11. 怀孕期间社保转到外地有影响么嘛
一般没有影响,但要注意在怀孕期间跨省转移自己的社会养老保险,一定要找好接收单位,以便连续交纳社会养老保险,否则将无法续接,只能由个人交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