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社保交在异地,公司能在异地交社保吗
1. 公司能在异地交社保吗
不知道你说的本省是哪个省,如果你已经不打算在外地参保的话你就先把个体户的营业执照那到工商地税办理注销手续,之后拿到注销证明(是工商地税出的)到社保局去办理个体户社保的注销,就能停保了,因为停保后才能转保的,办理停保后就打印一份《社会保险参保凭证》(没有保留期限的),把这份凭证带到你老家那边的社保局去办理转入手续,只要你老家那的社保局接收就可以了,不接收的话,你要问清楚到底需要些什么条件才能接收。
如果不接收那你的社保就只能停留在你工作的地方的社保局那。可能说得有点乱,不过你看看吧,可能各个地区有点政策不同,以上只能作为参考。详细的情况还是问问社保局吧温馨提示:一般现在转移社保只能转养老的,其他的工伤、医疗、失业都不可以转的,。不过可能过几年医疗也可以转也说不定。
2. 公司可以在异地缴纳社保吗
异地如何缴纳社保?
对于异地人员如果想要在当地办理社保缴纳的,需要申请“社保转移”手续,其具体办理流程如下:
(1)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2)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养老保险最低交纳年限为15年,医疗保险最少需要交纳25年。并在达到退休年龄时就可以申请办理养老金待遇和医疗报销优惠。
异地社保报销比例是多少?
医保个人帐户医疗费可以定期在秭归医保局办理资金划拨手续,外省的医院要是当地医保定点医院。
报销比例按门槛费以上至3000元报88%,3000-5000元报90%,5000-10000元报92%,100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内的报95%,其中乙类药品按80%,贵重药品按70%,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的按70%报销。
3. 可以让公司异地交社保吗
可以将原缴纳地的社保转移到现工作地,继续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可办理异地转移,工伤、生育不转移。社会保险法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三十二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第五十二条 职工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4. 社保公司可以异地交吗
公司是可以在异地为员工缴纳社保的哈。
我国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定用工单位须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同时相关法律也规定,没有注册的公司不能开社会登记证为员工买社会,员工在外地上班社保是困扰很多企业的一大难题,对于处理外地社保问题
异地社保是可以进行缴纳的,不过会比本地缴纳要麻烦一些。通常来说,异地缴纳社保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按照公司当地的工资标准的比例,把社保所要缴纳的费额通过折算成工资的方式一并发给员工,然后由员工在当地的个人流动窗口进行缴纳。这种方式需要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表明,并且最好是要通过当地的劳动部门的同意的。
第二种就是与当地的人事代理公司签订社保代理合同,由人事代理公司代理缴纳员工的社保。员工可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的选择。
5. 公司交社保可以异地交吗
可以,社保可以有限制的跨省使用。
先说养老保险,虽然养老保险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实现全国联网,但不同地区的养老金已经可以通过社保转移来进行跨省移动,过去缴纳的养老保险不会丢失的。另一方面我们的银行系统是联网的,退休后养老金的领取已经不需要本人现场领取,直接存进银行卡里可以说是全球联网。
6. 异地公司可以在本地交社保吗
关于社保,各地的政策都是不同的,详情还是要咨询当地的社保局或税局的。
不过呢,对于公司来说,可能的做法有:
1、在公司注册地正常参保;2、在当地寻找人力资源外包公司合作待办社保;3、如果员工觉得都不合适,也可以选择不参保,然后公司另外会给与部分社保费用补贴。
对于员工来说应该怎么选择呢?
针对第一种做法,如果员工的户口和公司注册地一致的话,也不打算迁户口的话,那么是影响是不大的,但如果是外地户口,那么要考虑的就比较复杂,虽然社保发展的理想趋势是全国通用,但是但是但是请注意,理想还是在规划中的,社保费现在还是各地画地为牢的状态,如果你还是一个小年轻,离退休还有一大段距离,抱着说不定到时退休全国社保都可以任意转移的情况下,就无需介意了。
那么,第二种办法呢?听起来是挺不错,达到了两全其美的状态,相信一般员工会同意这种处理方式,但是要注意两点,一是劳动合同是否与外包公司签订,这样的后果会直接导致以后的劳动维权;二是购买的社保基数是否与真实工资一致,因为一般外包公司只能以当地的最低社保基数购买,这将会直接影响员工以后退休金、生育津贴等等。
第三种做法对于个人来说肯定是最差的措施了,除非补贴费特别高,否则真的不建议选择,而且公司一般不会按照真实缴纳的社保费去补贴员工的,而且多出的补贴的个税还要个人去承担,真的太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