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积金公积金缴存

黑龙江高血压和糖尿病医保报销比例

2025-01-10 09:43:57

2022-2023年黑龙江高血压和糖尿病医保报销比例
哈尔滨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保障政策正式上线实施。“两病”患者在门诊发生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被明确诊断为“两病”的城乡居民患者,可持医保卡到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购药。

保障群体

“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制度的保障群体主要是指参加哈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参保人员,不包括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也不包括患有其它疾病的患病群体。

报销标准

该政策年度起付线和最高报销标准:

年度起付标准为100元,最高报销标准高血压为300元,糖尿病为500元。即一个年度内,患者在门诊发生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费用,100元以下的由个人自付,超过100元以上的费用在二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医保按50%比例进行报销,在二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医保按55%比例进行报销,高血压患者最高可报销300元,糖尿病患者最高可报销500元。

注意事项

1.“两病”诊断的医院级别。需经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确诊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参保患者,才能享受“两病”门诊用药政策待遇。换句话说,不是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出的诊断将不包涵在此政策内。

2.须进行药物治疗。仅有诊断还不行,诊断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后,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如果诊断后不需要药物治疗,经过饮食控制或锻炼后症状消失的,则不在此次“两病”政策范围内。

3.已享受慢性病待遇除外。即已经确诊为高血压合并症或糖尿病综合症,且已经申请门诊慢性病并已享受相关待遇的参保患者,不再享受此次“两病”门诊用药治疗保障政策,以避免同一病种重复享受待遇现象的发生。

为切实减轻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用药负担,全面做好“两病”患者健康管理,近日,省医疗保障局会同省卫生健康委制定印发《关于深化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和健康管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从扩大认定医疗机构范围、提高报销比例等方面,进一步便利“两病”患者看病就医购药,让更多“两病”患者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提高参保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简化认定程序

扩大认定机构范围

为方便“两病”患者就近认定和就医,《通知》要求,将“两病”认定医疗机构扩大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级别定点医疗机构。

参保人员持上述定点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即可纳入“两病”保障范围,享受相应待遇。
同时,已经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管理的“两病”患者,不再进行“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资格申请和审核,直接纳入“两病”保障范围。
取消“两病”患者年度内选定1家定点医疗机构的限制。
“两病”患者可在本统筹区内任意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购买“两病”药品;异地居住的,可在居住地二级或二级以下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购药,尊重患者看病就医自主权。


“两病”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购药。

门诊用药起付线降低

报销比例提高

为进一步加强重大慢性病防治,切实减轻“两病”患者用药负担,《通知》进一步完善了“两病”用药待遇保障政策,调整“两病”待遇标准。

“两病”患者在二级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有关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为55%;
在二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有关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为60%。
“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年度起付线降至50元,高血压患者降血压用药年度统筹金最高支付限额为300元,糖尿病患者降血糖用药年度统筹金最高支付限额为500元。

增加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

确保开得出、用得上

为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备药不足问题,避免出现“两病”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买不到所需药品的情况,《通知》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增加“两病”药品配备和使用,且使用“两病”保障范围内药品不受基本药物考核指标等限制,保障“两病”门诊药品开得出、用得上。

继续实施“长处方”政策

配药更方便

《通知》再次强调,对”两病“患者实施“长处方”报销政策。

支持医疗机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单次处方用药量,减少病人到医疗机构就诊配药次数。
对首次确诊一年内“两病”患者,一次可开具不超过6周的处方;确诊超过一年且病情稳定者,一次可开具不超过12周相关药品处方。

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服务需求

提供精准健康服务

《通知》要求,家庭医生要为签约“两病”患者提供综合性医防服务,将公共卫生服务与临床治疗服务整合开展,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服务需求提供精准健康服务,宣讲有关医保政策,着力提升“两病”患者的政策知晓率、规范化管理率和合理用药率,稳步提升“两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农村地区要结合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在向辖区内居民提供“两病”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的同时,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和指导,鼓励支持村卫生室参与“两病”初级诊治和用药备药、开方、取药和配送服务,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满足群众就近拿药需求。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文章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本站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公积金知识网 Copyright © 2015-2023 www.cdwz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